盛夏時節,稻浪翻滾。東路農場公司588.4畝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修復區)早稻迎來了成熟收割期。
7月29日,記者走進該水稻基地,只見兩臺收割機在田間轟鳴馳騁,所到之處稻穗盡收,割稻、脫粒、秸稈還田一氣呵成,沉甸甸的稻穗變成金燦燦的谷粒。等收割機內稻谷滿倉后,飽滿的稻谷順著自動化管道傾瀉入等候的貨車上,揚起陣陣稻香。
兩臺收割機在田間同時作業。
“一臺收割機一天的作業量可達60畝,如果靠人工,一畝地得好幾個人忙活大半天,科技賦能讓我們的工作效率翻了幾十倍。”站在田埂上,東路農場公司經營規劃部副部長邢維敏指著高效運作的收割機介紹道,公司從7月20日開始收割,安排了兩臺收割機同時進行作業,截至目前已收割了32萬斤稻谷,預計在8月10日完成收割。
得益于該公司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先進農機的普及使用,旋耕機翻地、插秧機插秧、無人機植保、收割機收割,現在種田幾乎全流程都可以實現機械化。“滿載稻谷的運輸車可在田埂間暢行無阻,收獲的稻谷將直接送到烘干廠進行烘干存儲,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減少了糧食損耗,實現‘收割不落地、顆粒盡歸倉’。”
飽滿的稻谷順著自動化管道傾瀉入貨車上。
良種育好苗,優品促豐產。今年開春,東路農場公司與文昌海盛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選擇了“海南好米”金獎品種“特優9068”進行播種。“今年的早稻色澤好、結實率高,產量也比較理想,畝產達900斤,預計總產量達50萬斤。”邢維敏說。
糧食安全,海墾有為。東路農場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公司按照海墾集團黨委的部署要求,積極推進“一場一品”戰略,守牢糧食安全底線,深耕水稻產業,大力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地力和生產力,促進水稻穩產增產,打響“東妃福米”品牌,推動東路優質大米走進千家萬戶。
來源 | 海南農墾報
記者 | 林倩 蒙美順 通訊員 吳川言
» 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瓊B2-20070017-6 HSF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
企業郵箱: 3538774633@qq.com
聯系電話: 0898 -68580160